發表文章

生日:關於年紀

圖片
       我其實挺喜歡過生日的,總覺得自己成長了一歲,學會很多東西,可以理直氣壯地多一分成熟,於是近幾年我會在生日的時候,記下我過去這一年學到的事情以及對於年紀的一些想法。 [之二:又麻煩又美好]         有一陣子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到底是無憂無慮的小時候好,還是煩惱跟著年紀一起增加好?」,我不記得小時候有被問過類似的問題,有的話,大概也只能挑個好發揮能拿高分的答案回答,就跟要對社會一無所知的小朋友寫《我的志願》一樣,千篇一律,毫無意義,誰也不願意寫個會讓自己拿個難看分數的職業,因為很多時候老師只是在為職業打社會刻板的分數。        小時候無憂無慮,無所畏懼,總是衝來撞去地,跌倒了哭一哭後依然故我,長大了卻往往沒有以前勇敢,跌跌撞撞個幾次,就開始擔心失去,害怕受傷,或者換個把自己講得更勇敢一點的說法,就是即使再害怕也願意前進,然後又哭又笑地成長。        長大後最棒的地方在於有了更獨立更成熟的想法,經歷過更多的人情世故,於是我可以思考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過什麼樣的生活,想用什麼樣的方式跟別人相處,想談一段什麼樣的感情,而工作的目的正是在幫助自己實現這些想法,也是長大了才明白原來每個人和每件事情都有需要外界包容接納的缺點,所以不管對人還是事情,能夠深深地喜歡或被喜歡都是難能可貴的,「因為難,所以可貴」[1];因為可貴,所以難。        某種程度上來說,我覺得人會慢慢變老其實是一件又麻煩又美好的事情,麻煩的是煩惱真的就跟白頭髮和皺紋一樣,似乎只增不減;美好的是我可以跟著年歲一起成長,用心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年紀增長未必是件壞事,至少對我來說,成長的風景一直是很迷人的。那生日願望呢?說來沒什麼特別,其實也就是我每天都在做的事,希望自己可以一直努力成為心目中越來越棒的人。 註 [1]: 這句話來自 PTT 上 skykissx 大,人名後面加個大似乎比較宅。

快樂懶人包

圖片
        朋友問我為什麼在充滿挫折的環境裡,日子還能過得這麼淡定,我笑著回:「可能是我調適能力還不錯吧」,我沒有明說的是,這個笑容後頭其實藏著努力的痕跡。        這讓我想起前陣子在整理以前無名時期寫過的故事,有一篇叫做「快樂懶人包」的文章,那是在我最需要快樂的時候寫的,於是在那之後,我會將生活中好笑的事情記下來,以便需要微笑的時候回想,不高興的事情也會記一下,提醒自己不要難過太久,我想這些文字不僅是為自己而寫,也為其他認真生活的人寫,因為能讓別人感到快樂一直是我很想要擁有的特質之一。

生活中的廢話

圖片
               不曉得有沒有人像我一樣無聊,每當日子趨於平淡的時候,就會開始注意一些有的沒的事情,前陣子發現生活裡充滿了有趣的廢話。         像是你週末進辦公室加班,結果遇到同事,就可以說「誒,你也有來喔!」,然後同事可能會給你一個白眼,心裡用台語想:「廢話,不然你是看到鬼哦。」聽到朋友在咳嗽,我可能會說:「你感冒了喔!」有些人會覺得受到關心,有些人可能跟上述的同事一樣,白眼翻到後腦勺,沒好氣地對你說:「不然我咳嗽咳好玩的喔。」當然有時候我真的是出於善意關心一下別人,但有時候我其實只是想獲得捉弄人的快感。         我也有被說廢話的時候,有一次,朋友看到我辦公桌上多了一個裝著明信片的相框,就問我:「你怎麼有那個(指相框)?」,我回:「當然是買的啊,不然是自己做的喔……」講完忽然覺得很想笑。        每次我聽到這些生活中的廢話,不管是我自己講的,還是別人對我說的,我都覺得很好玩,因為在要投稿的期刊論文裡沒辦法寫一堆廢話,不然會讓審稿人抓不到重點拒絕出版文章,但生活中說句無傷大雅的廢話不需要什麼成本,頂多就是嘴巴講幾個字消耗的能量和幾秒鐘的時間,卻可以讓生活的那一個瞬間充滿樂趣,前提是懂得欣賞的話。

小森食光

圖片
       前陣子看了一部很療癒的日本電影,片名叫做《小森食光》,共有夏秋和冬春二部,描述主角在小森這個小村莊一年四季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畫面大抵上就是從種菜,收成,做飯到吃東西的迴圈,而電影的旁白主要是主角內心對農務和食物的描述還有跟其他人互動的對話,不得不說,橋本愛實在很會演做菜和吃東西,連我這個對煮飯不感興趣,對食物的美味又不講究的人也看得津津有味,隨著季節更迭,主角會用當季有的食材呈現一道道的料理,這些大多數是從離家出走的媽媽那兒學來的,印象模糊的就自己揣測,或加以改良。        這部電影沒有灑狗血的打打殺殺,沒有高科技的特效場景,沒有衝擊腦細胞的曲折情節,也沒有催淚的感情故事,從頭到尾都很平淡,但後勁對我來說比起大多數強調高潮迭起的好萊塢電影卻更加強烈,因為這樣的劇情更貼近自己的現實生活,心情每天會隨著外在環境起起伏伏,但日子大致上是平淡安穩的,有時候會緊張得心跳漏一拍,有時候卻又美好地足以勾起心裡的一抹微笑,以研究職業病的口吻來說,大概就是直流訊號上會有不規律的雜訊,我看完後足足吃了一個禮拜的果醬麵包,邊吃還邊想著電影結尾的故事,甚至做了裡頭一道一般人才模仿得來的料理,然後才發現並沒有電影裡演得那麼好吃。 後記:這部電影對我的後座力甚至比稍後看的韓國電影《與神同行》還要強烈一些,更確切地說,《與神同行》對情緒的衝擊是在當下,而《小森食光》則是心如止水地看完之後,在心上掀起一陣漣漪。

過於喧囂的孤獨

圖片
       在美國這幅員廣大的移民國家生活,認識的人來來去去,有些大概一輩子不會再見到,有些大概一輩子不想再見到,隨著認識的人越來越多,這種感觸也越來越深,有時候我希望大家能散布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這樣不管去多麼陌生的城市都能見到熟悉的人;但有時候又希望好朋友們都能生活在同一個城市,這樣無聊的時候才有不同個性和想法的人可以說說話。        標題來自一本一直想看的書,這個書名取得真好。

生日:關於年紀

圖片
[之一:甲乙丙條列式] 想法甲:慢慢地不再對年紀慚長感到擔心,既然變老無法避免,那總要在這過程中獲得除了白髪和皺紋以外的東西吧。 想法乙:如果現在沒有各式各樣的挫折,那我老了之後就沒有好玩的故事可以說了。 沒有想法丙,標題這樣下只是唸起來比較順。 其實最困難的地方是在每天辛苦成長的困頓中還能保有上述的想法,看來得趕緊趁還心有餘力的時候將這份單純到無可救藥的心保存起來,對了,好像很久沒用甲乙丙來條列了,下次想要用ㄅㄆㄇ :D

月亮忘記了

       自覺在美國的這段時日裡改變了不少,但仍有些事是不太會變的,即使已經長大成人,還是很喜歡看繪本(還有講冷笑話),以前覺得大人看兒童繪本好像有點幼稚,但後來仔細想想,大部分的繪本都是大人畫的,讀者可以是喜歡塗鴉的小朋友,也可以是喜歡欣賞成長風景的大人。